在五味屋裡,抬頭一望
就可以看見特別保留下來的茅草式屋頂
這棟建築看似平凡
但卻是早期日本移民村大多以這類造型築屋
稱為「風鼓斗式建築」
就是造型像「風鼓車的漏斗狀」因而命名
風鼓車大家可能有點陌生
是早期的農作工具
是將曬乾的稻穀去除雜質的農具
有興趣可以上網查詢~
取名為五味屋
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在這裡品嚐到~
生活各種不同的風味
讓孩子們透過自己親手做
換取自己喜歡或需要的物品
孩子們也藉由整理、上架這些各地的物資
從中認識並學習
來自各地的美好物品
這樣一個小小的天地
就是孩子們的樂園
希望種子的耕種田地~
五味屋的推手,來自東華大學的教授
|
顧瑜君老師
她以這樣的方式,幫助偏鄉的孩童
不是直接給予
而是希望他們用付出來換取
在過程中學習
另外,提到五味屋
還有個人不得不提到~
|
阿富哥
他在這裡陪伴孩子走過近十個年頭
當天我們拜訪時
適逢學生們下課時間
站在門口與我們聊天的阿富哥
不時有路過的學生與他打招呼
孩子們口中叫的都是「阿公」
阿富哥說,
這些都是當年曾來五味屋幫忙的村裡孩子
一個個慢慢長大
他就像他們的阿公一樣
從小看著他們長大...
在說著這些的過程中
阿富哥的眼神很是溫柔
眼尾也是充滿溫暖的紋路
一道一道
記錄下他與孩子們在豐田村的每一個時光
五味屋,就是一個這樣溫暖的小天地
每逢週六、日對外開放
來到豐田村,不妨來走走
►穿梭時光/探訪豐田神社遺跡
走完五味屋,我們續往下一站出發
很近的路程
但仍要有車比較方便
當然,我覺得更棒的就是騎上單車
在豐田村的悠遊~
下一站,我們來到
|
碧蓮寺
碧蓮寺
早期稱做「豐田神社」
寺前參道的大鳥居
還有底下守護的神獸
其實神獸應該是狛犬(こまいぬ)
在日本神社常見一對,左右守護神社
但在這裡看到的這對神獸
是最近新作好的
但我覺得怎麼看都像金門的風獅爺
而不像我在日本看到的狛犬??
而鳥居也是後來重做
原本的鳥居已經損毀
好可惜
在這條小徑上,其實就是早期神社內的參道
可以看得見相當筆直
和台灣早期彎曲的鄉間小路很不一樣
而路邊都有後來再加上的灯亭
充滿日本風味
豐田神社,建於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
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但現今的豐田神社內
保留下來的文物不多
靠近寺內的這三座較老舊的燈亭
都是當年所留下來的
比較新的都是後來所做
一旁還有一座大石
是當年的台灣總督所留下題字
而碧蓮寺,已不復見當年豐田神社的模樣
原本的神社建築毀於民國47年的溫妮颱風
後來又歷經重建改造
成了現今台灣傳統寺廟的模樣
而日式神社的風采
只能從一些遺留下來的物品之中
去感念遙想了
►豐裡國小/百年日式校舍
下一站,我們繼續在豐田村裡尋日味~
來到的是豐裡國小
這裡可是也藏了一座有百年歷史的校舍
穿過現代化的學校廳堂
就在正門口主建築物的後方
這座已經有上百年校舍
充滿懷舊古樸的模樣
呈現在我們眼前
創校於大正2年(西元1913年)的豐裡國小
是目前唯一僅存的日據時期移民村內的校舍建築
也由於年代久遠
校舍殘舊
近年也前後修整兩年多
於2017年年底重新啟用
現在做為學校的禮堂
整修後~
融合了日式建築與西式的古典造型
讓校舍有了不一樣的風情
靜靜的,陪伴著豐田村
迎向下一個百年吧!
►壽豐鄉文史館/舊日本警察廳舍改造
最後一站,我們從豐裡國小走出來
過條小馬路
來到對街的壽豐鄉文史館
這裡早期是「日本警察廳舍」
後來閒置多年
現今在當地居民的重造之下
成了壽豐鄉文史館
可惜我們來訪是平日
沒有開放參觀
來到豐田村,發現好多地方
平日都沒有開放
或許假日來會比較適合囉!
我們只好在外圍拍照紀念
帶著一股歷史陳舊感的廳舍
這次,我們僅挑了短短的二個小時
匆匆的拜訪豐田村
下次再來,可以再準備多一點時間
好好的認識豐田村
這個當年的日本移民村
推薦給愛玩秘境的旅人~
這裡,不妨來走走喲!
豐田村,等你來旅行!